• 中文
    • English
  • 注册
  • 其他球鞋 其他球鞋 关注:661 内容:23704

    偶能MG换底小报告

  • 查看作者
  • 打赏作者
  • 拉黑名单
  • 当前位置: 偶偶足球装备网 > 其他球鞋 > 正文
    • 其他球鞋
    • 偶能MG换底小报告

      在国内几乎所有踢球的人都绕不开人草场地这个必经之路,因此适合日常踢球的球鞋或者换句话说,适合大部分人草场地的大底就被限定死了。但是能穿长钉又有谁愿意TF呢?因此在有了换TF大底之后,工厂的师傅又开辟了换MG的大底这条路,毕竟这年头MG才是真正的卷王,上能满足一部分人对抓地力的要求,下能适应几乎所有人草,甚至在一些部分赛事要求中,MG都可以上场,绿灯放行。

      偶能MG换底小报告

      说实话在没有正式入厂之前,我跟所有人一样,都认为懂鞋子、了解球鞋就能很好的了解做鞋子。事实证明我还是太年轻、太简单。经历了几年的锻炼,曾经这一双双鞋子在我眼里悄然发生了变化,现在看到一双鞋可能我更多的会去从制鞋、构造的角度去看问题。而换底自然成了我“折磨”工厂师傅的家常便饭。因为我自己也踢球、懂球更懂鞋,那么我换底就会提出很多角度刁钻的问题,少走很多弯路,直指问题核心。

      先来跟大家普及一个基本的常识:

      给一双鞋子换底的过程和工艺,其实不比从0-1做一双鞋子简单,那换底跳过的唯一步骤就是:本身有了鞋面,不用去做鞋面,仅此而已。但是换底多出来一道退底的过程,具体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下换底的视频,跟做一双鞋几乎没有差别。(偶偶足球视频号、抖音上都有)

      偶能MG换底小报告

      所以下面就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跟大家讲讲我这双鞋的换底过程吧。首先我的要求是我要换初代的那种密集型MG大底,其次我需要换底的同时更换我的球鞋中底,中底是一双鞋子的内核。因此我对它的配置要求是:前掌K1,中后段薄度适中的PP(太厚会影响灵活性,太薄又降低强度),另外再这个基础上再加2mm的减震泡棉。其实说白了也就是目前市售OUMARK II的中底配置。之前我身边的人也接触过换底,他们换回来的球鞋我也看到过,大部分都不会加中底,导致的问题就是换底之后球鞋就跟之前穿的脚感有很大差异。所以加多了中底这个工序之后,至少会保证你的球鞋不会担心它的强度和换底之后的一些不适。

      偶能MG换底小报告

      有了中底那么关键的噱头和大底的适配和不能少。为了让大底和球鞋高度匹配,特意让每一个码数的大底都有一套独立的楦头,这样就能够确保换底之后整个鞋身和大底的适配程度。整个楦头也基本上延续了那种适合国人脚型的设计,不会让你换完之后变形导致穿不了。

      因为整个过程都是盯着师傅全程操作,所以在后续的打磨、刷胶等环节也都几乎是纯手工工艺,这感觉不输给日产工厂。

      偶能MG换底小报告

      以前经常帮身边的朋友和队友推荐球鞋,但是自从接触了制鞋和工厂之后,发现玩鞋的尽头居然是工厂、是流水线 [s-30] 。我身边的很多人都买了一大圈鞋后发现,很多自己根本穿不了,买来之后就是吃灰。但是一些老款球鞋的出色鞋面还是让人难以割舍,换底也会让你的老伙伴经历一次重生吧。再加上袋鼠皮又被三大牌抛弃,密集型MG一去不返,这样的DIY组合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重现。之前会为了某一款具体的鞋型来委屈自己的脚,用热水暖鞋,有事没事就穿着适应脚型,现在我只想为自己的脚去玩出适合自己的路,这个过程还是充满乐趣的。如果大家也有自己的想法,也可以私聊渣哥,让他能帮你实现你的想法,最后祝愿大家早日实现穿鞋自由,玩鞋自由。

      lv.3
      看鞋头,加宽了不少。
    • 弹指惊雷嗯,主要是为了兼顾到大多数人的脚型
      拉黑 2年前 电脑端回复
    • 回复
      这种场地都可以穿IC了,这个这种MG对膝盖伤害太大了,不管是MG一代还是二代,在我看来都不适合,在这种几乎光草的场地使用
    • 水起波澜缓震不看草,再好的草叶,高强度两三个月就踢趴了。主要还是地基之上有无缓震层和橡胶颗粒厚度。
      拉黑 2年前 手机端回复
    • 啊啊啊啊豪以前在学校的场和这个很像,我和一个队友买ic上过,结果就是急停变向多次打滑、劈叉。今天看来 ,这种场底下铺得够厚的,上7mm左右的感觉都没问题。
      拉黑 2年前 电脑端回复
    • 未知电容负荷@水起波澜 确实 不过图上这种草,是真不适合再穿MG了,不管有无缓震~直接TF,不下雨养生局的话IC可能还更合适
      拉黑 2年前 手机端回复
    • 未知电容负荷@啊啊啊啊豪 每个人情况不同吧,类似这样的场地我本身就踢的不多,可能也就2-3次吧.且都是养生局,我个人觉得穿IC比TF还来的爽,足底拉球很舒服~可能你那边强度略大,IC不合适也正常
      拉黑 2年前 手机端回复
    • 啊啊啊啊豪 @未知电容负荷 的确,视情况而定了。大小场、球局性质、规定、强度都会影响鞋钉的选择
      拉黑 2年前 电脑端回复
    • 若水ζ_80239岁的人表示这种场地AGR和猎1819的AG随便上
      拉黑 2年前 电脑端回复
    • 回复
      lv.1
      惊雷哥还在折腾这双concave呀 [s-11]
      记得离上次拆塑料板都过了好久了
    • 弹指惊雷翻出来的老鞋重现改造一下
      拉黑 2年前 电脑端回复
    • 回复
      lv.3
      我还是觉得agr那种最优
    • 弹指惊雷那种比赛不让上,这个mg有的比赛会开绿灯
      拉黑 2年前 电脑端回复
    • Gary_18同意,尤其耐克18颗以上那种老AG-R,刺10、传4/5/6
      拉黑 2年前 手机端回复
    • 弹指惊雷 @Gary_18 碳底的这个agr真的不要太耐操,我当时首发配色的那双,现在还记得鞋面都烂了,碳底虽然裂纹但是不影响,鞋钉也是没啥问题。
      拉黑 2年前 电脑端回复
    • 回复
      lv.6
      VIP
      为何要学彪马这个45钉的一代 [s-11]
      二代25钉不也挺好
    • 弹指惊雷之前有提到过 这个基本上差点的人草也可以,二代那个有点差的还是勉强一些
      拉黑 2年前 电脑端回复
    • 水起波澜彪马二代MG加长到7-8毫米了,一代短一点
      拉黑 2年前 手机端回复
    • 弹指惊雷 @水起波澜 是的因为减少了 所以适当加长
      拉黑 2年前 电脑端回复
    • 回复
      话说这透明底透出来的部分是真丑啊
    • 弹指惊雷这个后期考虑用一层东西盖住
      拉黑 2年前 电脑端回复
    • 回复
      lv.1
      还是明说有没有改善mg的致命三个问题,板脚,减震,卡草。
    • 弹指惊雷卡草这个没办法,上面两个不都是通过加K1和全掌泡棉减震解决了吗?
      拉黑 2年前 电脑端回复
    • VitaminN你这个话术就很耐人寻味。你文中说,你对配置的要求是前掌k1和全掌减震。但你没有说前掌k1和全掌减震对于mg两大通病的积极作用。然后你回复说解决了。真解决了,这完全是两大卖点啊,建议重点从这方面宣传。没解决当我没说。
      拉黑 2年前 手机端回复
    • VitaminN非抬杠,真诚发问,mg板脚是因为太硬了,导致前掌弯折很不仿生,加上k1碳板,不会导致更硬吗?
      拉黑 2年前 手机端回复
    • 弹指惊雷 @VitaminN 硬是因为puma之前用的都是全掌pp中底,K1+PP肯定会比全掌pp更舒服啊,而且我也说了,之前的全掌PP是因为偏厚了,这个后面拼接的pp我选了厚度适中的。还有,K1 到底硬不硬或者说有没有异物感 建议买一个体验一下先。K1是K1 ,碳板是碳板,对比一下你就会发现两个不是一个东西。
      拉黑 2年前 电脑端回复
    • 弹指惊雷 @VitaminN 还有全掌的泡棉和+偶能鞋垫叠加buff,减震不是问题。
      拉黑 2年前 电脑端回复
    • 回复
      lv.1
      我也想换 就是怕鞋面不够 原鞋有点卡脚背 鞋底又窄
    • 弹指惊雷可以用加宽的楦头
      拉黑 2年前 电脑端回复
    • 我有定制鞋楦可以用 这个不担心 就怕鞋面不够 一会龇牙咧嘴 [s-11]
      拉黑 2年前 手机端回复
    • 回复
      我先尝试,全套加内置罩杯 [s-10] [s-10] [s-10] [s-10] [s-10]
    • 拉黑 2年前 电脑端回复
    • 回复
      这种有垫层的场地正适合mg发挥,加个偶偶鞋垫简直完美。其实主要的问题是TF没有顶级鞋面,而且中底大部分也减配,退而求其次,选带顶级鞋面的mg。
    • 弹指惊雷所以我就把之前的一些顶级的老鞋拿来做实验 [s-7]
      拉黑 2年前 电脑端回复
    • 回复
      共 11 条12到第

    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

      登录
    • 实时动态
    • 返回顶部